中美高考,到底有多大差別?

中美高考,到底有多大差別?

國際教育的不斷融合與發展著,Dr.Wise帶您深度了解中美高考的異同。高考製度也間接反映了東西方教育側重點的不同。師夷長技,中國的教育才能不斷完善。

中國高考 – 一考定乾坤

又到一年高考季,到處都彌漫著高考所引發的緊張氣氛。莘莘學子苦讀十二載將在兩天考試後見分曉。這樣的總結應該是國人對高考的全部定義。金榜題名是中國人的夢想,但現實往往是嚴酷的,這種全國上下統一招生的考試製度,衍生了以高考為本位的學校教育運作體系,學校領導製定統一的目標、要求、內容和評價,不僅成為教師難以逾越的“雷池”,也成為學生成長的障礙。近年來高考弊端愈演愈烈。高考指揮棒造就了“應試教肓”、“急功近利”、“題海戰術”、“猜題押題”、“加班加點”、“死記硬背”、“填鴨式”等現象,束縛了教育的真正意義。

美國高考– 學術水平測驗
SAT(ScholasticAssessment Test)是美國高中生進入美國大學的標準入學考試,分為兩部分:
SATⅠ:推理測驗(Reasoning Test)包括閱讀、寫作和數學
SATⅡ:專項測驗(Subject Tests)包括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
SAT考察的不是英文而是邏輯推理能力。據說它起源於1948年哈佛大學錄取學生的智商測試,之後才逐漸被認可成為大學入學考試。除了在美國本土一年七次考試外,其他國家考生一年有六次考試機會。

 

那麽我們簡單來對比一下一些雙方的高考相關教育屬性吧。


換種思維看高考
中國升學通道的單一性以及對於高考的高度依賴性,註定了其與SAT考試內容的不同。一位經歷過中國高考的哈佛博士用一道題對比SAT和中國高考。 
中國高考題目:“成吉思汗元太祖的繼承人渥闊臺在哪一年犧牲?最遠打到哪裏?”考核的是學生對於知識的記憶。
美國高考題目:“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渥闊臺,當初如果沒有犧牲,歐洲會發生什麽變化?試從經濟、政治、社會三方面予以分析。”學生需要開動腦筋運用知識去思考,註重的是啟發。

該學者分析說:中國高考考查對知識的記憶,訓練的是孩子吸收知識的學習行為和接受能力,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多學、多練、多記、多考,授課一般用講授式。而SAT考題註重分析,考查學生的批判性思維,獨立思考、創造性、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考試的基本功是多看、多問、多想、多幹,課程教學要用小組討論、命題設立、演講、動手實驗等多種多樣的方式。


Dr. Wise 編後語
由於兩國的文化經濟體製等差異註定考試內容、方式的不同,也折射出兩國對人才需求的不同:國內的名牌大學每年競相招攬高考「狀元」。美國高校包括哈佛、斯坦福等頂尖大學,除了要求高分成績以外,會同時考查平時在校成績、課外活動、社區領導力貢獻及申請材料等;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,才能最終獲得美國常春藤名校的認可。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,中國教育體製突顯出的問題導致中國人才的大量流失,國際型人才短缺的現狀也讓國人開始思考對孩子的教育方式。發掘孩子的真實潛力,培養孩子的創造力、實踐力,推動國內基礎教育與國際素質教育的接軌,偉思在線教育通過「成長本土化,教育國際化」的在線教育方式,將優質國際K-12教育帶給中國的學生,努力培養擁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