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一年去四個國家,學會四門語言!

斯科特·揚還曾花一年時間去了4個國家,學習了4門外語,用30天學習肖像畫。

在快速學習MIT課程的實驗完成後,他開始了另一個實驗——用一年時間,不講英文,去4個國家,學習4門語言:赴西班牙學西班牙語,赴巴西學葡萄牙語,赴中國學漢語,赴韓國學韓語。

剛開始學中文的時候,斯科特即使知道自己說錯了,也一直不斷地練習。“不斷地說,量變產生質變,學習語言對任何人來說都沒有什麽捷徑可言。”

對斯科特來說,學習一門語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和人交流。在中國,斯科特的學習方法是通過Skype在家和中文老師交流 ,再出門去不同的地方和老百姓聊天,即使不少人笑話他說中文的口音。在熬過一開始說中文頻頻卡殼的痛苦階段後,他開始驚嘆於中國漢字和文化的美妙。

在《如何高效學習》中,斯科特坦言自己“癡迷於漢字和漢字之間存在著的各種各樣的關系”。他發現,學習拼音不過是萬裏長征第一步,並不能了解漢字背後的博大精深。對於西方人對中國文化“保守”的刻板印象,斯科特非常不贊同。“西方人之所以這麽說,是因為沒有很好地用中文去和中國人溝通,沒有理解和融入中國人獨特的交友和生活方式。”

學習每一門語言,斯科特都只用了3個月。在4國旅行結束後,他總結了一套學習語言的方法:

1 · 找到一個掌握你要學習的語言的人

2 · 和這個人約定,不能使用你的母語

3 · 和這個人不斷交流

生命不息,挑戰不止。學習完4國語言後,斯科特以每周5天、每天5個小時的學習強度攻克「自畫像繪製」。1個月後,他成功掌握了自畫像的精髓,總計耗時100個小時。

不斷用自己做實驗

無論是挑戰12個月的MIT計算機課程,還是一年學4門外語,抑或是30天學習畫肖像畫,斯科特其實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:給自己設定目標,用自己來做實驗,並堅持完成,然後將經歷和思想與他人分享。

“在確定一個要通過學習完成的目標後,將這個目標不斷地劃分成眾多小目標,在完成每一個小目標的過程中不斷總結,持續獲得有效的即時反饋,形成一個『學習-反饋-改進』的循環。如果在這個小目標上遇到困難,就去學習另一個小目標的內容,反過來再想盡辦法解決之前遇到的困難,直到完成目標。”

偉思在線教育,將最好的教育帶給你的孩子!

偉思國際在線K12教育